今天是:
|
|
|
欢迎您! 您是光临本站的第 3059 位客人
|
|
 |
礼士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,东起朝阳门南小街,西至东四南大街,南有支巷通演乐胡同、灯草胡同,北有支巷通前拐棒胡同,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辖。
礼士胡同,明朝属思诚坊,称驴市胡同,亦称骡市,据传,此地曾是驴骡市场,故而得名。清宣统时驴市胡同废,以其谐音改称礼士胡同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一度改称瑞金路二十八条。
清朝乾隆时的宰相刘墉,故第在驴市胡同西头,其街南墙上曾有一横石,上刻“刘石庵先生故居”。石庵,刘墉的号。横石今不存。胡同内129号院的主人为清末汉阳知府宾俊,民国时,日本投机商李彦青趁日本大地震之机贩大米发了横财,买下这所院子。曹锟当政时,李彦青被枪毙。此后此宅又转手天津盐商李善人之子李领臣,李领臣请朱启钤的学生重新设计,使整个建筑风格典雅。解放后成为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,后又为中国青年报社和电影局使用。1984年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一百多年前,胡同里竖着一根根木桩,拴着驴啊骡啊的。卖者在一旁伫候,买者在牲畜间徘徊挑选。有人掰开驴嘴侧着脑袋观察牙口。有趣的是,跟现在的砍价方式截然不同,双方交易时或在袖子里或者大襟下“打哑谜”,用手指头耐心“对话”,磋商价钱。
路旁有钉铁掌的。打制铁掌的炉火旁,烧火的用力拉着风箱,火苗一蹿一蹿的。随着铁匠师傅锤子的起落,传来叮叮当当清脆的敲击声。墙根下还有摆摊给牲口瞧病的兽医,来回串游叫卖皮革制品的贩子……
|
|
今天的礼士胡同,是条幽深的巷子。胡同的深处有浓郁的绿荫,两旁是灰色的墙壁和屋瓦。这儿以大宅子多而闻名,电视剧《大宅门》就是在路北129号清时武昌知府的豪宅拍摄的外景。
如果从胡同的一头溜达到另一头,边走边瞧,给人印象最深的,是胡同中部路北墙上十几块大幅清代砖雕。据说,如此精美的砖雕甚至在故宫都找不到呢!这是礼士胡同的一大特色。
居住深巷的著名歌唱家李光曦,早在“文革”前就以演唱音乐舞蹈史诗《东方红》中的《松花江上》而蜚声华夏。他演唱的《延安颂》、《周总理,你在哪里》、《祝酒歌》传遍大江南北。
曾经居住在礼士胡同的还有不少贤达之士。
清末军机大臣世续,乃慈禧股肱之臣。辛亥革命后,在诸大臣中首先表态赞成宣统逊位,并受命磋商优待条件。可谓识时务、知变通的官员。
毕毕德是中国现代眼科学的主要奠基人。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,留校任教,后赴著名的维也纳大学眼科进修,获博士学位。
郑洞国将军,毕业于黄埔一期,是抗日名将。在解放战争中率部脱离国民党阵营。毛泽东特地电示东北局对郑将军“应给以礼遇”。他目睹新中国蒸蒸日上、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,主动表示愿意参加祖国建设,受到周恩来嘉勉和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及家宴招待。
这些都是胡同里先贤们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|
|